Dynamic Information
2009-05-07
逆境中抓緊產業的轉型升級,杭州萬向集團電動汽車生產線破土動工。
《人民日報》記者 王慧敏攝
編者按: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呈現回暖趨勢。回暖來之不易。這是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保增長擴內需決策部署,一心一意促發展的結果。回升還需努力。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造成嚴重沖擊,經濟發展還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完成保增長的任務十分艱巨。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經濟發展的春天就在干部群眾的奮進之中,就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努力之中。今天本報推出“迎難而上保增長”系列報道,選取了分別地處東、中、西部的浙江、湖北、陜西,展示三省如何奮力抗沖擊、全力保增長、科學謀發展。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感受到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力量。只要我們繼續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持不懈,千方百計,就一定能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西子湖輕舟點點,嫵媚依舊;
雁蕩山層層疊翠,挺拔依然。
4月的浙江花紅柳綠,一片春色。
飽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浙江經濟,也暖意初現,回暖趨勢明顯。
遭遇新世紀以來最嚴重困難的浙江,奮起抗沖擊,全力保增長,科學謀發展,浙江正在突破重圍。
困難壓頂,浙江人民挺起堅強的脊梁;
共克時艱,古越之地唱響時代的壯歌。
從未有過的困難,從未有過的堅強
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來勢洶洶,浙江首當其沖。
外貿依存度高達65.8%,出口企業多,中小企業為主體,浙江經濟對市場的風吹草動十分敏感,全球經濟變冷,早早給中國這塊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吹來陣陣寒風。
企業訂單減少,出口下滑,產品滯銷,資金緊張,利潤減少,虧損增加。去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回落6.2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增幅回落12.9個百分點,實現利潤下降11.7%,回落之深,歷史罕見。去年末,規模以上工業虧損面達16.3%,比上年擴大6.8個百分點,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一些企業停產倒閉。危機的影響,從出口為主行業向內銷為主行業蔓延,從下游行業向上游行業傳導,從中小企業向大企業波及。去年一季度開始,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幅逐季回落,經濟下行明顯。
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經濟增速驟然下滑,曾經歷了市場經濟風風雨雨的浙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這一次,浙江能不能挺過去?
黨中央牽掛著困難中的浙江。去年5月以來,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習近平、李克強、周永康、張德江等中央領導同志相繼到浙江考察調研,幫助浙江理思路、尋對策,指導浙江困境中謀突圍。
“不要怨天尤人,不要猶疑觀望,還是要干起來!”杭州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笑聲還是那樣爽朗。他形容沖擊好像是一場地震。去年12月,萬向集團的汽車零件出口一下子減少了一半多,半導體材料出口下降了九成。“說實在的,我也有點慌。不過,我挺住了。”說到這里,這位打鐵匠出身的企業家又得意地大笑起來。挺住不容易。開拓新市場,搞聯合兼并,控制生產成本,加上國家拉動汽車消費的政策效應,萬向集團生產又紅火起來。3月份,利潤增長了26%。
浙江人就有這么一股韌勁。浙江從民營經濟起步,產生了“四千精神”:歷經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四千精神”是浙江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四千精神”正在抗沖擊保增長中發揚光大。
面對困難,浙江的決策者堅強而又清醒。省委、省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中央領導同志講話精神,全面分析形勢,把握主要矛盾,提出了“標本兼治、保穩促調”的應對之策,既抓近期經濟平穩增長,更抓調整結構轉型升級,做好迎接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準備,為長遠發展創造新優勢。堅持科學發展不動搖,堅持轉型升級不畏難,堅持苦練內功不浮躁。
“雖然困難很大,但浙江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沒有改變,經濟發展的優勢沒有改變,我們有能力、有實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這樣分析。我國仍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央保增長擴內需的決策部署給了浙江有力的支撐;經過30年改革開放,經濟總量已居全國第四,地域小省一躍成為經濟大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6000美元,經濟實力強,回旋余地大;民營經濟是浙江經濟的主體,適應市場競爭,經得住摔打,發展的主動性創造性高;調整結構,轉型升級,將大大拓展發展空間,既有利于長遠發展,又有利于解決當前困難。
全省上下迅速行動起來,增投資,擴市場,促消費,扶企業,一系列保增長的措施落實下去。
一季度,浙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4%,經濟運行已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出口交貨值、工業用電量等指標降幅收窄,企業庫存明顯下降,經濟運行環境有所好轉,電氣設備、汽車等行業逆勢上揚。用省長呂祖善的話說就是:保增長的效果開始顯現,經濟下行趨緩,經濟運行趨穩。他特別看好98%多的企業開工率,絕大多數企業開工,說明企業信心在恢復。企業機器轉了,經濟就有希望!
寒流滾滾,浙江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
抱團取暖,暖了企業,暖了人心
春江水冷鴨先知。遭受危機沖擊最重的是企業,保增長最需要保的是企業。企業就是生產力,企業就是就業場,企業就是穩定器。當一系列不利因素聚合疊加,部分企業陷入困境時,浙江各級黨委政府堅定地和企業站在了一起,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政企聯動,企業互動,社會齊動,抱團取暖,共闖難關。
給企業送去“穩定及時雨”。
危急時刻,穩定人心最重要。著名的紡織城——紹興是受沖擊最重的一個地區。去年9月,由于資金鏈斷裂,位于紹興的華聯三鑫集團瀕臨倒閉。這家全球第二大的滌綸上游產品PTA生產企業,涉及巨額連環擔保,一旦倒閉將引起嚴重后果。“危機前所未有!對政府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快速反應,要敢于負責。有爭議的,由市委市政府來擔責任。”紹興市委書記張金如說。幾乎在第一時間,浙江上下,拯救這個巨型龍頭企業的行動迅速展開。由政府出面,兩家有實力的企業注入巨額資金,重組華聯三鑫。停產不到一個半月,生產線重新開通。消息傳來,紹興市眾多的紡織企業家松了一口氣。政府的果斷避免了出現更大的危機,穩定了人心。
給企業送去“政策紅棉襖”。
為幫助企業“過冬”,省里減、免、緩、停一批地方涉企稅費,減輕企業負擔500億元左右。設立總額5億元的轉型升級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需求不足,市場銷售不暢,一項項擴內需,保出口的措施迅速推出,扶持外貿企業發展,鼓勵企業參加大型展會,開拓新市場。
給企業送去“融資金鑰匙”。
政府和銀行積極創新,解決企業融資難。擔保品種擴大了:企業手中的股權、專利權可以質押貸款了,中小企業存量資本迅速被激活,短短9個月,240億元流向企業。義烏小商品市場攤位含金量高,攤位使用權可以用來抵押貸款。為引導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政府加大了給中小企業貸款風險“埋單”的力度,政府貸款風險補償資金兩年內形成1.3億元的規模。杭州創辦了全國首個“以財政資金為引導,吸引社會資金參與”的小企業集合信托債權基金,首期5000萬元,發放到了20家小企業的手中。義烏撥款1億元用于幫助企業解決資金臨時困難。
給企業留下“后備軍”。
訂單流失,開工不足,效益銳減,驚慌失措的部分企業,把裁員作為應對困境的手段。“員工是企業的寶貴財富。留住員工,就是保住就業,就等于留住明天。” 杭州市蕭山區區委書記洪航勇多少次在大會上這樣強調。蕭山出臺了多項措施,幫助企業克服困難,穩定員工隊伍:出臺苗子企業3年培訓工程,制定企業管理者隊伍培訓3年規劃,為區域內企業發展輸送人才……“絕不拋棄一名員工”,成為企業家們共同的心聲。企業員工同舟共濟,蕭山經濟率先回暖。
沖擊當頭,眾多的企業也在相互支持。
“讓我們攜手!在挫折中奮起,在危難中轉型,在浴火中重生!” 去年12月,浙江1100余名中小企業主發表《互助宣言》,決心發揚浙商抱團作戰的優良傳統,共渡難關。
奧康皮鞋把銷售渠道“借給”中小企業,奧康專賣店賣起了別人的皮鞋;杭州幾家家具廠分工協作,專業化生產,各做最擅長的環節,減少成本,抱團打市場;慈溪的企業家成立了資金互助會,以解企業資金之急。溫州市借助溫州人在外地建立的170多個商會,組織溫州名牌產品“出口轉內銷”,在全國重要城市的大商場開設100家“溫州名品購物中心”。信息互助,資源互助,權益互助,資本互助,技術互助,浙商緊緊團結在一起。
危機面前,一大批企業勇敢承擔社會責任。
“不要把創造就業當作政府的事,企業的最高責任就是創造就業。” 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及首席執行官馬云說。阿里巴巴搞了萬家企業上網工程,降低門檻,與銀行聯保,幫助中小企業通過網絡擴大銷售。今年阿里巴巴計劃招聘5000名新員工,現在已招了2000名。
團結就是力量。抱團的浙江人萬眾一心,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嗎?
不轉型升級,即使留得青山在,也怕無柴燒
“妞妞!”“哎,我在這呢!”“唱個歌吧。”“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在著名的義烏小商品市場,洋娃娃玩具的歌聲吸引了不少顧客。漂亮的洋娃娃能跟人對話,唱歌,講故事,有多項智能功能。娃娃還是那個娃娃,因為有了智能,價格翻了好幾倍。電熱壁掛爐上添加仿真火焰,結果訂單不斷;原來只賣260元的箱包加上“指紋防盜鎖”,一下子賣到了3000多元。
這樣的產品創新,在義烏市場可以見到不少。義烏市場是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費品批發市場,經銷170多萬種商品。面對沖擊,義烏提出“小商品,義烏創”,立足小商品產業優勢,加強自主創新,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突破附加值低的瓶頸,提升傳統產業。市委書記吳蔚榮說,單純保穩是保不住的,轉型升級,強身健體,才好過“冬天”,才好在“過冬”之后的新一輪經濟起跑中搶先一步。
危機有機遇,危機大洗牌。不轉型升級,不爭取主動,即使留得青山在,也怕無柴燒。
省長呂祖善說:經過多年發展,浙江形成了以勞動密集型和輕紡工業為主的產業體系,在國際國內市場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但也存在著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差,產品檔次低,產業附加價值小的問題,制約了浙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些結構性問題也加劇了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轉型升級是浙江戰勝困難謀求長遠發展的客觀要求。沒有國際金融危機也要轉型,有了國際金融危機更要轉型。
轉型轉向哪里,升級升到何處?
浙江省提出,做精做強一批塊狀經濟和行業龍頭企業,帶動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調整轉型;要在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先進臨港工業的同時,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支持企業將加工型為主的產業鏈向研發設計、市場營銷拓展;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
在溫州,我們看到了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的兩條腿走路。正泰集團是生產電氣設備的著名企業,在做強主業的同時,他們把目光投向了光伏產業。自主研發的第二代太陽能板——薄膜太陽能板已投入生產,其產品光電轉換率已達9%,成本只相當于第一代太陽能板的1/3。 同樣是生產電氣設備的華儀集團,幾年前創辦了風能開發有限公司。研發設備,現已成為國內八大風機生產企業之一。董事長陳道榮笑著說,得益于國家投資拉動政策,今年訂單情況非常好。更多的溫州企業則是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行,開發新產品,拉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別小瞧了皮鞋、打火機,文明社會總要穿皮鞋,打火機里也有高科技。讓傳統制造業一股腦兒地去做高新技術,也無優勢,把老本行做深、做透、做大,也是轉型升級!”溫州市委書記邵占維的話,樸實而富有哲理。溫州不僅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也將一批成長性好的傳統產業列入十大轉型升級方案,給予政策支持。
倒逼機制推動著浙江企業努力彌補自己的“短板”:在義烏,商城集團正著手建立覆蓋國內外各大城市的分銷體系,扶持企業從單純倚重國內或國際市場,轉向內外兩個市場。紹興的紡織業,制造是強項,科研設計是弱項。紹興紡織科技中心、浙江大學等單位聯合組建了浙江省現代紡織工業研究院,面向企業,專攻紡織技術研發和服裝面料款式設計。在研究院里,我們看到意大利設計師克里斯蒂娜正在為一家紹興企業設計新款服裝,像這樣日薪幾千元的“洋打工”,研究院聘請了好幾位。找研究院要技術要設計的企業越來越多。
危機往往是新生的開始。聰明的浙江人勇于面對困難,也敢于正視發展中的缺陷,他們在陣痛后內省,在低潮中忙碌,在為明天的希望播種。
要的是科學發展,要的是老百姓滿意
4月的杭州,景色分外宜人,泛舟湖面,漫步湖邊,游人無不被西湖的美景所陶醉。今天的西湖已不是昔日的西湖。杭州實施新西湖綜合保護工程,湖面由過去的5.6平方公里擴展到6.5平方公里,恢復了歷史上西湖的原貌。西湖水更清了,杭州人心里更美了。市委書記王國平說,這是一項“還湖于民”的民心工程,是為了給杭州市民營造一個獨一無二的具有國際品牌的“生活品質之城”。
在工業發展空間有限的杭州,旅游業已經成為“金飯碗”,直接或間接帶動30多個行業的發展。今年,杭州積極發展國內游,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制定出臺相關激勵政策。同時拿出4000萬元,向以長三角為主的國內旅游客源地發放旅游券,直接拉動外地游客來杭旅游消費。
新西湖的美,正是承載了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的雙重使命,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動實例。
越是困難時候越是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正在全省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給抗沖擊保增長增添了新的精神動力。省委書記趙洪祝反復強調,保經濟增長不等于只保GDP增長,更不是保過去粗放型增長,重回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復建設老路。保增長,保的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增長,保的是老百姓得實惠的增長,要算經濟賬,還要算民生賬、資源賬、環境賬,要讓老百姓滿意。
浙江更加珍惜山清水秀。
浙江省政府要求2009年確保單位GDP能耗下降4%以上,實現節能665萬噸標準煤以上。其中,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5%,年耗能千噸以上重點用能企業增加值能耗平均下降6%。對每一家企業來說,這些數字,都是繞不過去的“硬杠杠”!
在浙江真愛毛紡集團的樣品室,各種毛毯五彩繽紛。生產這些美麗的毛毯會產生大量污水,解決污水問題,一直是企業頭疼的事。在污水凈化池旁,集團總經理劉慶元講起了節能減排的新進展:引進日本“深井暴氣”技術,污水處理達標,可以循環利用。鍋爐改成了油鍋爐,可以節能10%。盡管企業經營還有困難,但真愛集團并不吝惜節能減排的投入。“花了將近1000萬元呢,就是要一次到位。省得以后環保問題老扯我后腿。” 劉慶元說。
浙江更加重視以人為本。
浙江不斷加大在民生改善上的投入,讓全省人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今年要努力辦好改善民生的10件實事,包括就業、基本生活保障、醫療保障、住房保障等群眾關心的問題。就業是民生之本。浙江一方面全力保企業,以穩定就業;一方面,想方設法擴大就業,今年要幫助25萬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確保城鎮零就業家庭發現一戶,解決一戶。
浙江更加重視城鄉統籌。
今天的浙江,鄉村面貌大幅改觀。大多數的村都通了公路,有了自來水,垃圾統一收集、統一處理;用電,城鄉已經統一價格。今年省里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將集中財力解決21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繼續提高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補貼標準,所有市縣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達到140元;改造1.6萬戶農村困難群眾的危舊房。
危機,危機,是粗放發展之危,是科學發展之機。堅持科學發展,不僅會贏得今天,而且會贏得明天。
* * *
從義烏到溫州,一路多山,山底是甌江,公路沿江蜿蜒伸展,驅車前行,多次穿過隧道,每進隧道光線都會暗淡下來,每走出隧道都是一片光明,越走天色越敞亮,越走江面越開闊,浩蕩江水奔騰向前,繁華的溫州終于出現在我們面前。
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就猶如山間的隧道,給我們帶來暫時的暗淡,只要我們堅定向前,就能穿越隧道,迎來更大的光明。
浙江正走在這樣的道路上。曙光已露,光明在前。
(本報記者 皮樹義 王慧敏 于 猛 曲哲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