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ic Information
2005-11-15
10月初,全美最大汽車零部件生產商德爾福(Delphi)申請破產,引起全球汽車配件行業震動,但在目前美國為雇員所承諾的養老金支付已經成為公司日益沉重的負擔的背景下,德爾福破產案中所涉及的養老金糾紛同樣引人關注。德爾福未來養老金債務的負擔價值約為85億美元,其中約有43億美元沒有做實。在公司破產中,在債務重組中員工的養老金將受到很大損失。
事實上,這一類養老金負擔問題當前存在于很多美國公司中,福特、克萊斯勒這樣的汽車制造廠商都面臨巨大的養老負擔,而航天、鋼鐵企業養老基金計劃由于無法承受巨大的資金缺口而幾近破產,也使得為其擔保的PBGC財政狀況面臨巨大危機。盡管當前存在養老金危機的美國公司大多屬于“大煙囪產業(Smokestack Industry)”并且多為固定收益模式(DB)養老金計劃,其危害和教訓已經引起較多討論,但深入觀察德爾福破產案中養老金糾紛的細節問題,仍有一些值得吸取的經驗和教訓。特別我國當前企業年金市場發展初期處于舊模式過渡、新模式初建的背景,如何推動企業盡快將存量資金轉向規范運作和新建企業年金如何防范新的風險更有參考意義。
1.堅持個人賬戶管理和固定繳費運營,降低企業管理負擔和風險。
我國企業年金運營模式明確規定了個人賬戶積累和固定繳費模式,從制度上防范了這一風險,使得企業避免卷入養老金的沉重負擔,將到期支付的表內債務轉化為固定支付的當年支出,加上依據經營效益和薪酬解決方案靈活繳費的優勢,更容易控制財務狀況,降低企業在企業年金管理和支出方面的負擔,提高競爭力。另外,當前還有約500億的存量年金資產在運作中,其中多為大型企業集團,運作模式很多也由企業的財務公司作為集團的閑置資金在企業內部周轉。這種運作模式在補充養老保險體制下具有操作簡便、適合企業管理的優勢,但相對于新的規范制度也存在隱含的風險。
2.明確責任主體,強化信托責任。
德爾福破產案中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養老金責任主體的不明確帶來公司層面和員工層面的糾紛。目前我國制度規定以受托人為核心的DC信托模式,其中明確治理主體也是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而當前存量資金的運用潛在風險在于沒有明確的責任主體,負責運營的財務公司是否能為養老金資產承擔全部責任,一旦出現運營風險,又該如何追究責任。這都無疑促使企業能盡快考慮實行規范化運作,明確受托人角色,使員工的權益保障制度化、標準化。
?。常訌娺^渡問題研究,及早解決老員工補償問題有利于降低企業投入成本。
當前企業年金市場顯著的問題是如何順利實現新老過渡,對于舊模式轉軌企業和新建計劃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解決新老員工公平性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老員工的企業年金補償。當前參與市場的各方機構也應當重視這一問題的研究,達成企業與員工都能接受的補償方式,方能推動企業有動力建立計劃。因而,吸取德爾福破產案中巨大的養老金缺口教訓,加強當前過渡中的細節問題研究,盡早建立規范化運作的程序,及早展開企業年金制度,對企業降低今后企業年金投入成本也是有益處的。
?。矗觅Y產負債管理配置和投資產品優勢保證員工利益。
以德爾福破產案為代表的美國養老金危機不僅有制度上的原因,也有資產管理上的原因。目前我國在推動企業年金發展的進程中,企業和員工也會產生相似的疑慮,即在退休時起繳納的資產能否有效實現保值增值。這一方面可以由制度制衡、加強信息披露和查詢、完善管理人績效評價等操作手段來解決,也可以由戰略資產配置、保本產品方案開發、管理業績提高等投資手段來解決,其中加強DC模式下的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是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