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寢忘食搶修設備 武漢制動器兩員工受嘉獎
2006-06-05
近日,武漢制動器下發通知,對蔣似海、王仕友積極發揚“想主人事、干主人活、盡主人責、享主人樂”的主人翁精神進行通報表揚,并分別獎勵500元和300元。
4月,武漢制動器配套某車型制動鼓產品供貨需求量增幅加大,使生產任務不斷加重。精車工序是整個產品加工過程中的關鍵,也是機加工過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在生產任務最繁忙的時候,機床的光電開關卻發生了故障,無法進行識別自動上料。
要繼續生產,惟一的辦法就是人工上料。人工上料是需要兩只手同時操作的,一只手控制機床面板,另一只手托起近16斤重的產品至1米65左右的高度后,再放至卡盤上夾緊,勞動強度很大。
為了盡快減輕員工的勞動強度,保證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班長蔣似海及設備維修人員王仕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們立即從尋找相關配件著手,積極想盡一切辦法修復設備。經過了解,發現市面上根本就沒有此類進口件出售。萬般無奈之下,熟悉設備性能的蔣似海和王仕友決定“背水一戰”,試著用與此配件功能最接近的國產件代替。
其他員工都下班了,他們倆顧不上一天的勞累,繼續搶修。國產件與進口件在外形上有很大差異的,光體積就有進口件的五、六倍大,而光電開關是微型的,原來是安裝內嵌在機床里面的,所占空間很小。兩人經過協商,最快的安裝方法就是擴大鑲嵌空間。在實際操作時卻發現,鑲嵌空間內的其它零件都不能隨意移動。怎么辦?只有另找安裝部位了,安在里面不行,安裝在外面呢?嘗試后又發現此開關直接控制抓夾的精確度,安裝點選得不對,會直接影響抓夾的準確性和加工的精確性,所以,這個安裝點至關重要,需要進行測算。
班長蔣似海仔細研究了光電開關對工件的控制原理后,憑借多年積累的機床及各道產品加工編程的熟練技能,估算、選點、再行安裝及試加工。一次次試驗找點,終于在晚上十一時左右最終確定了安裝點,使設備恢復了正常運作,保證了生產的順利進行和按時發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