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3
總體來說,美國的整車制造商正在越來越多的向零部件供應商外包其關鍵零部件的設計與生產,這一趨勢使得整車制造商們將更多的資本集中于開發具有革命性創新的車型。 ●Volvo(沃爾沃)已經同知名的零部件供應商的Dana(德納)和Getrag(蓋瑞特)成立了合資企業共同開發,研制新一代的4輪驅動和底盤系統。 ●Getrag與Ford(蓋瑞特-福特)成立的一家合資企業已經接管負責開發、研制Volvo的新型手排檔變速箱系統。 另外,根據羅蘭貝格(RolandBergerStrategyConsultants)的最新市場調研顯示,到2010年隨著汽車零部件行業在東歐和東南亞的迅速崛起,北美及西歐地區將減少將近11%的全球供應市場份額。 二、歐洲汽車零部件行業現狀 根據2004年第一季度的市場調研分析,歐洲的汽車生產趨勢依然呈現負增長,其行業的復興前景繼續看淡。盡管AutoLiv和Continental在2004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和利潤有一定的改善,但法國的一些主要公司如Valeo和Faurecia在第一季度的表現依舊是小幅下降或者最多持平而無法做到增長。 ●新的一輪重組以應對來自客戶需求的壓力。為此,GKN正在重組其在USSinter旗下的金屬業務并通過向低成本國家轉移25%的合資企業的生產量來調整其動力傳動系統的業務。 ●1.1%庫存量的降低導致歐洲產量的下降。在2004年第一季度,歐洲整車制造商適度地降低了其總體的庫存量。歐洲總體產量在2004年第一季度為3.803百萬輛,小于同期銷售數量10萬臺。 ●近期德國大眾集團(VWAG)明確期望其零部件供應商需要考慮由于歐洲日益增加的電力成本而將那些節能產品,比如鋁鑄件的生產逐步加快轉移到像阿聯酋的阿布扎比(ABUDHABI)一類的中東國家進行生產。另據歐洲行業協會的警示,新制定的歐洲二氧化碳排放規定對于降低污染的要求將進一步迫使汽車行業制造商加快尋求新的、更低成本的生產地點。 由于新的競爭環境的形成,以歐美日為代表的全球性汽車產業鏈正在逐步構成一個新型的汽車工業零整關系,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汽車零部件企業正紛紛從整車企業中獨立出來,這極大地改變了原有汽車產業的垂直一體化分工協作模式,零部件企業與整車企業形成了對等合作、戰略伙伴的互動協作關系。 根據Ward\''sAutoWorld的最新調研表明,以本田、豐田、日產為代表的日本汽車業在近幾年來通過建立起一種以追求團隊精神和協調意識,運用戰略聯盟或外包的形式,加強與供應商和承銷商之間合作的新型零整體系顯得尤為富有成效。 經由細致的功能與成本比較,研究自身優勢所在,或有可能建立起的競爭優勢,并集中力量發展這種優勢;同時,從維護企業品牌角度研究企業的核心環節,保留并增強這些環節上的能力,把不具有優勢的或非核心的一些環節分離出去,同時不斷尋求能與之達到協同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價值鏈的全過程。日本企業的做法,擺脫了“縱向一體化”的負面影響,將資源得以外延,借助零部件企業的資源達到快速響應市場的目的,于是出現了這一新型的“橫向一體化”模式。 1.以德爾福韋世通為代表的獨立/分離式汽車零部件集團模式; 2.把集團內部眾多而凌亂的零部件公司整合集中起來,統一協調管理。這種集中式模式使這類零部件集團仍然附屬于整車集團,還屬于依附式發展模式。其代表包括上汽集團零部件集團、一汽富奧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和東風有限公司零部件事業部等; 3.獨立發展,不依附于任何整車集團但又為多家整車企業提供配套供應及服務的獨立式零部件集團模式。其典型代表為萬向集團,它是國內獨立式零部件企業集團發展的典范; 4.以湘火炬為代表的兼并式零部件集團模式。兼并式零部件集團模式是依靠兼并重組等資本運營手段,兼并重組其它汽車零部件企業,快速擴大本企業的規模與實力,形成大的零部件集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