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5
隨著中國低價汽車及零部件滲透到世界各國,對此進行的反傾銷和關稅壁壘也變得頻繁。近日,商務部網站公布的信息顯示,目前埃及正對我轎車及輕型卡車輪胎反傾銷案發起日落復審調查,印度也將對中國產品征稅,設定到岸價最低限價。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正面臨越來越多的關稅壁壘以及反傾銷的最大障礙。
商務部公告稱,8月埃及貿工部反傾銷局發布公告稱,已經接受當地企業的書面申請,對進口自中國的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反傾銷案進行日落復審調查(又稱期終復審)。2002年5月28日,埃及發布終裁決定,對源自我國的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征收67%-195%的反傾銷稅,而目前該反傾銷措施即將到期,埃及此時提出日落復審調查,是希望借此確定是否繼續對我國產品實施反傾銷措施。
8月23日,印度商工部反傾銷總局發布公告,對原產于中國和泰國的客車和卡車斜紋輪胎反傾銷調查作出初裁。初裁建議對中國產品征稅,定到岸價最低限價,內胎6.98美元/件,胎內襯帶3.50美元/件,橡膠輪胎88.82美元/件。企業若高于該限價,則不征收反傾銷稅,若低于該限價,則按差價征收反傾銷稅。
事實上,中國汽車以及零部件大規模的出口已經引起了多個國家的警惕,其中又以輪胎行業遭受的反傾銷頻率最高、次數最多。目前,南非、墨西哥對我國輪胎的反傾銷調查仍在進行中,而澳大利亞也正準備行動。
對此,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相關人士認為,反傾銷案件近日頻發主要是由于我國汽車特別是零部件出口市場無序競爭,出口企業眾多并由此導致的惡性價格戰所致。為有效應對貿易壁壘,該人士提醒國內汽車行業出口企業必需改變貿易增長方式,由此前主要依靠價格競爭、數量擴張轉向樹立品牌、提升質量、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方向上來,增強出口產品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