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6
上海通用雪佛蘭賽歐轎車日前在煙臺裝船,出口智利。
出口基地著眼于出口“質”的提高
汽車行業期盼的設立國家出口基地一事,終于有了結果。
8月17日,長春、重慶、臺州、上海、武漢、廈門、蕪湖和天津8個地區的政府代表在北京接受了吳儀副總理的授牌,成為我國首批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與此同時,奇瑞、北汽福田、一汽—大眾、上海通用等44家整車企業和萬向集團等116家零部件企業,成為首批基地企業。
“非常激動,同時又深感責任重大。”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商務部經理鄔青峰告訴記者,他從國務院領導手中接過“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牌子的時候,雙手甚至是顫抖的,這塊代表榮譽和信任的牌子他們盼了很久,而今捧在懷里覺得沉甸甸的。有如此感觸的并不只他一人,不少出口基地和基地企業的負責人都表示,有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他們對創造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更好的業績滿懷信心。
萬向集團董事會主席魯冠球認為,國家設立出口基地企業,既體現出政府的支持,更是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機遇,讓企業在未來出口中更有信心。企業應當抓住時機做好產品,站穩市場,擴大投資,塑造品牌,開拓更大的國際市場。
同樣滿懷信心的還有國家相關部委。商務部機電產品進出口司副司長張驥告訴記者,這次國家對出口的政策支持轉變了思路,一改以前僅采取財政金融政策激勵出口的方法,他說:“現在我們覺得,質的提高比量的提高更重要。在支持基地產業發展中,最重要的是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而不是直接優惠或扶持。管理本身就是一項支持性政策,政府將主要致力于搭建公共服務平臺,使信息服務、市場準入、運力方面及出口秩序得到改善等。”
自主品牌成為重要的衡量指標
一汽、上汽、東風、長安、奇瑞這些優勢企業的所在地都被列為出口基地,但是,汽車行業里“風頭”遠勝于臺州、廈門甚至蕪湖的廣州卻“意外”地名落孫山。同樣,在44家“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里也沒有廣州企業的身影。
廣州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機電產品進出口處一位負責人認為,廣州落選在意料之中。“廣州沒有入圍與今年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在選擇出口基地時采用的測評標準有很大關系。在對申報出口基地地區的考察評審中,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企業占當地市場的份額成為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廣州的汽車業雖然是廣州三大支柱產業之一,但日系汽車企業占據主導地位,不符合國家對自主品牌大力扶持的導向。”
事實上,廣州已經有一個汽車出口基地——本田轎車出口基地,去年出口歐洲本田JAZZ轎車(即歐版兩廂飛度)近1萬輛,今年上半年更是達到1.3萬輛,出口金額排名榜首。但令人遺憾的是,該出口基地的控股方不是中方。
商務部相關人士指出,出口基地的評審指標是綜合性的,涉及到產業規模、地區優勢、出口現狀及潛力、自主品牌、政府支持程度和區域布局等指標。“在綜合排名中,廣州排在后面。”他還告訴記者,出口基地認定和管理辦法是經過較長時間醞釀,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充分征求了企業、地方和行業的意見制定的。獲出口基地的8個城市在汽車出口方面的成績的確都很突出,出口總額占全國出口額的40%,是“至關重要的少數,將來真正的潛力所在”。
商務部負責人表示,出口基地不是終身制,而是每3年進行一次考核,實行動態管理,有進有出。《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考核管理辦法》也正在制定之中,預計今年11月底將正式出臺。
制定促進和規范出口的相關措施
曾經呼吁重視汽車出口運力不足問題的長城汽車總經理王鳳英,今后不必為此煩心了。在8月17日的授牌儀式上,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分別與一汽、奇瑞等17家優勢整車廠簽訂了長達15年的戰略聯盟。
“這兩個聯盟涉及到的內容都是企業在出口過程中非常關注的問題”。王鳳英說,如果中遠公司能夠增強運輸能力,解決運力不足的難題,將對很多企業產生極大的幫助。同樣,中信保公司能夠站在國家的角度協助企業進行項目的風險評估和預測,可以有效地規避一定的風險,讓企業提前做好準備。
此外,針對目前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規模小、產品結構不合理、出口市場相對集中、惡性價格競爭不斷等問題,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正在制定促進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和規范出口秩序的相關政策,為廣大出口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首先,加強源頭管理,從生產環節入手,對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實行出口資質管理,對汽車出口經營企業實行生產企業授權管理;第二,盡快與有關部門協調出臺鼓勵建造汽車滾裝船的政策,解決運輸瓶頸問題;第三,切實推動地方政府投入專項資金用于基地公共服務建設。
另外,張驥透露,明年商務部將牽頭舉辦首屆“中國國際汽車零部件展覽交易會”,按照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原則,將交易會辦成展示我國汽車零部件發展水平、吸引跨國公司來華采購的平臺。同時發揮雙邊合作機制和駐外經商機構的作用,推動與主要進口國汽車產品認證合作與互認,積極應對出現的貿易糾紛,努力改善汽車出口的外部環境。加大信息服務力度,為汽車及零部件企業提供進口國技術法規和標準方面的無償服務。(賀明馨)
鏈接:“十一五”末出口規模力爭700億美元
2005年,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達109億美元,在當年世界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總額中還占不到1%,但是,當年34%的同比增長卻顯示出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的巨大潛力。
據統計,1995年,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金額只有14.5億美元,自2000年開始進入了持續增長的軌道,連續5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長速度,其中整車出口增長速度每年都在70%以上。今年上半年,我國轎車出口達到3.45萬輛,超過去年全年的出口量,出口市場已覆蓋207個國家和地區。商務部有關人士表示,“十一五”末,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規模要力爭達到700億美元。
鏈接:政策支持與企業自強相結合
一汽集團總經理竺延風:作為出口基地企業,我們首先要做強自身,提升核心競爭能力。世界貿易是企業實力的較量,這要求企業加快建立完備的研發體系,打造關鍵技術平臺,扎實推進自主創新,形成科技領先、自主發展的核心能力。我們要加快培育自主零部件體系,構筑強勢零部件產業集群。要加快海外戰略實施,拓展海外營銷網絡,提高海外服務水平,以品質、信譽和服務贏得國際尊重。希望國家能對汽車企業海外運作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規避貿易壁壘,而企業自身也必須在法律的框架內開展貿易及合作,尊重知識產權,遵守國際法律與國際標準,在加快國際化的進程中不斷提升貿易合作水平。
中國重汽董事、副總經理韋志海:國家幫助企業解決進入國際市場準入難的問題,防止貿易壁壘等問題,這些支持性政策比資金直接注入重要得多。現在有些企業在國內購買中國重汽的產品,然后賣到國外去,為了壓低價格,不承擔任何售后服務的責任,這對企業品牌和經營傷害非常大。希望政府能盡快出臺有關政策,規范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秩序,抵制惡性競爭的苗頭。
陜汽集團董事長張玉浦:非常希望國家能在西部地區也設立一個出口基地,鼓勵當地企業利用這個平臺走向國際市場。隨著西部產業集群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它擁有國家級出口基地和更多出口基地企業是完全有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