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23
加快清欠 節能降本 財務理財
近日,從軸承公司傳來令人振奮的喜訊:在2008年經營業績盤點中,公司全年完成產值、實現銷售均比去年同期有超過14%的增長,尤其是創造利潤同比增長29.76%,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分別超出年度計劃14.51%和23.92%。
實現利潤是對企業投資的最直接回報,也是分配員工收入、循環企業經營、創造社會繁榮的來源。追求利潤最大化,是現代企業生存的基本準則。2008年上半年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下半年則是全球金融風暴的嚴峻考驗,軸承公司以管理創新、降本增效、調整產業方向等手段,不斷加強企業創利能力,在困難的時局中為企業發展贏得了最大的利潤價值。
管理是企業發展的根基,是創造效益的科學工具。軸承公司按照“調整、完善、提高”的方針,在企業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最直接體現利潤增加的就是銷售應收帳款的收回。2008年,公司在銷售同比增長14.1%的情況下,應收帳款反而同期下降5%。在此過程中,公司因勢制宜,像上半年產品供不應求的時候,對不同市場層次的客戶,公司采取不同的應收款政策。比如,對維修市場的客戶嚴格要求款到發貨,而對主機配套單位通過要么提前支付貨款,要么縮短貨款周期的優惠政府來保證優先供貨。通過這些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政策來及時回籠應收帳款。與此同時,公司還補充完善了“銷售管理制度”和“清欠管理制度”,每月一方面向業務員下達當月的貨款回籠指標,確保現帳不拖欠,另一方面加強將清欠范圍和力度,加快舊帳收回速度。2008年,公司不僅加強了專職清欠人員的獎勵力度,而且加大了關聯業務人員承擔這些獎金的幅度。通過這種“矛盾”中的競爭和平衡方式,加快了陳欠帳款的回籠速度。
節能降本是軸承公司創利工作中的又一亮點。從去年上半年始,軸承鋼材價格一路飆升、漲幅接近60%,軸承公司通過與國內大型鋼廠的前期洽談、分析周邊鋼材市場供需形勢等信息,前瞻性地把握了鋼材漲價的趨勢,在第一季度就完成了8000噸鋼材、大約半年用量的采購任務。按當時的市價計算,節約鋼材采購成本550萬元。這不僅在成本上為公司贏得了主動,而且在加快產品產出上也掌握了優勢,為上半年實現“時間過半,創利超60%”的經營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對外節約采購成本的同時,軸承公司對內也積極持續降低物耗。上半年,針對市場需求大、要貨急的現實情況,公司為激勵一線員工抓緊生產,確保供貨,積極推行與物耗考核捆綁在一起的計件制分配模式。這樣,員工產出越多、降耗越多收入也就越高。經測算,去年1-6月,制造部平均每工時費用同比下降了15%。下半年,在宏觀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后,針對買方市場逐步變弱的情形,軸承公司及時調整生產思路,把提高生產的精益性作為產品制造的首要任務。根據生產形勢,公司重新核定了各制造部的用電峰谷比指標,要求用電峰谷比降至1:1,這樣在高峰時段的用電降低了30%。通過強化峰谷電指標的執行力度,公司鼓勵制造部門利用谷電夜班生產。這樣,一年來,電力能源上又節約了40萬元。
財務管理不僅僅是企業管理的中心,而且也是創造利潤的有效手段。2008年,軸承公司合理利用地域差異優勢,通過各種財務理財方式實現融資,其中與正常利率相比節約利息200余萬元。跨地域的融資運作既保證了公司大流量的資金使用,又大大降低了資金運作的成本。這樣,用錢的成本輕了,風險低了,經濟效益也就高起來了。
企業最終獲得凈利潤的多少,取決于利潤總額和所得稅率,相同的利潤總額,所得稅率愈低,凈利潤就愈高。2008年,軸承公司經過努力,被認定為浙江省首批高新技術企業。按照相關政策,所得稅率降低后,公司可少支出400余萬元。與此同時,公司還積極通過多項政策爭取等方式增加凈利潤近200萬元。
面對嚴峻的產業危機時,軸承公司不等不靠及早調整,在2008年向股東、向員工交出了一份圓滿的答卷。現在,危機遠未到結束的時候,相信通過深入貫徹落實“調整、完善、提高”,充分把握實體發展之機遇,軸承公司必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謝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