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7
萬向職業學院適應國家高職教育新要求
大學生就業難當下已不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當很多同學還在為一個面試機會苦苦等待時,萬向職業技術學院機電班的亢永樂卻早已進入一家著名的企業上班了?!肮敬霾诲e,我現在平均一個月能拿2000多元”,亢永樂高興的說。
像亢永樂這樣所在的“訂單班”,萬向職業學院還有8個。
8個專業與9家企業簽約
以就業為導向,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這既是國家對高職教育發展的新要求,也是萬向職業學院鮮明的辦學方向和特色之一。
“訂單班”通俗來講就是,企業提前預定(簽約)學生組成的班級。學生在校期間,企業一般提前一年左右,在相近或社會通用專業中選拔在校生組成“訂單班”,然后學校按照企業提出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知識能力結構,修訂教學計劃,組織教學。這種“訂單”培養的模式選拔人才,有效促進了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的提高。
今年,萬向職業學院共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機電一體化技術、酒店管理、工商企業管理、園藝技術、國際貿易實務等8個專業515名學生與9家企業簽約,占這些專業當年招生人數的七成多。
從最早的地鐵“訂單班”開始,目前萬向職業學院的訂單生已達近千人。該院交流合作處副處長胡忠民說,作為一所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己任的高職院校,實行校企合作聯合辦學是大勢所趨。組建“訂單班”,是校企合作辦學的一個很好的嘗試,今后學院會繼續加大這方面的力度,力爭訂單班人數達到在校生總人數的一半乃至更多。
企業的要求是人才培養的目標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成敗在于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否符合企業的標準。只有達到企業的要求,畢業學生讓企業訂得放心、用得滿意。因此在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過程中,學院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始終把企業的要求作為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
學院應用工程系副主任姚林說,經過多年的摸索,我們現在已初步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訂單”人才培養機制。“學生一入學就有一份完整的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制訂的培養方案。學生在校學什么,畢業時應具備怎樣的能力,方案中都有明確的表述。這樣能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培養出來的學生能迅速適應崗位的需要,真正實現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事實證明,這種企業提前介入人才培養進程的“訂單”模式是成功可行的。以某酒店的“訂單班”為例,該院每年都有大批學生前往酒店頂崗實習。這些“訂單班”的學生工作上手快、適應能力強。學院酒店管理專業2007級的學生經過數月的實習和試用,現在已被酒店正式錄用。其中,有好幾個同學因表現突出已經晉升為領班。
兩道關卡?!坝唵伟唷焙细窬蜆I
進了“訂單班”就業就一定高枕無憂了嗎?
當然不是。進入“訂單班”并不必然意味著絕對的就業,這其中只有經過兩道考核關卡,成績合格才有就業資格。
第一關,學業成績關。如果達不到約定的成績要求,那么即使已經進入“訂單班”的也要退出來。如果畢業時想獲得學校重點推薦的機會,學生還必須在英語和計算機方面達到相應級別。
第二關,行為表現關。一是學生在校表現要好,思想積極上進,品德修養良好;二是在合作單位頂崗實習表現要好,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頂崗實習前和實習結束后,學校和企業都會組織人員對學生進行聯合考察,考察合格的才能留下來成為企業正式員工。 (劉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