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稱贊萬向真正走向國際走向世界
2014-10-06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天津召開動力電池研發生產企業座談會,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參加,并在座談中發言。
馬凱主持會議指出,加快發展電動汽車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今年以來已經做了兩次調研和座談,這是本年度第三次召開新能源汽車發展專題會議。這次的議題是動力電池的發展,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將來新能源汽車能不能大規模可持續地發展,取決于動力電池是否有新的突破,現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形勢很好,很大程度上是靠政府的推動和財政補貼支撐,但這不可持續,關鍵還是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動力電池是否有新的突破。今天請大家來提提意見和建議,首先請冠球同志講講,動手比較早的企業先講。
魯冠球發言說,上次合肥的會上強調了“四個不變”,給市場很大的信心,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式增長,萬向電池公司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產還不能保證整車企業的需求。
2013年,我們收購美國最大電池企業A123以后,對它進行了全球化的整合,現在已經看到效果了,形成了波士頓、底特律、杭州、常州、上海5個研發制造基地。A123在今年2季度提前一年實現了現金流平衡,并被美國著名商業期刊評選為2014年度“最有創新的公司”,萬向對A123的整合得到了美國各界的廣泛認可。
魯冠球接著說,收購和整合A123我們最大的收獲有三點:一是掌握了創新的人才隊伍,最要緊的就是掌握了一批科學家;二是收購沖著A123的先進技術去的,收購以后發現A123的先進不僅僅是幾項發明,而是完整的技術、質量控制體系;三是通過收購A123,與全球主流市場的客戶建立了業務關系,有了國際競爭的本錢;還有兩點意外的收獲,就是啟停電池業務和儲能業務,這兩項業務也都是革命性的,A123在這兩個領域也是國際領先。
魯冠球表示,這一輪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來勢很猛,我們給七家乘用車企業搞電池配套,很忙,生產紅紅火火,前景一片光明。但是,我們搞企業知道,越是這樣的時候,越要頭腦冷靜,穩扎穩打,要嚴格控制質量,樹立品牌。所以,我們2014年的基本方針是引進先進的質量控制體系,按照A123美國工廠的標準,改造我們在中國的工廠,把萬向在中國的工廠建成和美國工廠同等的水平,并按照國際主流整車企業審核的要求,進行內部質量控制體系的建設,做好打硬仗的準備。韓國的LG、三星都在中國建工廠,外資整車進入中國也會把他們的電池配套企業帶進來,不練好內功,以后都是一場空。
魯冠球說,電池的技術路線問題,是我在收購A123以后最關注、最擔心的問題。萬向在電池領域投入超過了50億元,還要有更大的投入,萬一技術路線沒選好,就要犯大錯,不可逆轉。所以,我們整合全球研發資源,成立了全球電池研究院,與美國知名的科研機構及院校建立了長期的合作機制,既開展自己的研發項目,也引進創新型技術企業,孵化前瞻性技術。我給A123的管理團隊有一個要求,技術路線必須是全球化的,必須是能夠滿足國際市場要求的,要超前一些,能夠引導行業發展。
萬向搞電池15年,換了4次配方,什么效益都沒有,總是跟著市場隨波逐流。2009年的時候,我參加萬部長和苗部長組織的座談會,他們就給我講,能量密度要做到200,我回去就布置任務了,專門聘請了韓國專家團隊,從2010年就開始搞三元材料,去年有成果了,三元電池搞到了180,今年給國內整車企業配套了。提早了幾年,效果就不一樣。
發言最后,魯冠球談了四點建議:一是國家政策支持要有,經濟環境也要改革創新,要創立風險資本和產業資本進得來、出得去、活得好的,經濟結構與體制政策;二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關鍵是電池,扶持政策要突出電池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產業化是電池配套整車,國家政策應該是整車配套電池。電池搞得好的,也應該可以搞電動汽車;三是電池產業的競爭是國際化的競爭,只有集聚全球創新技術資源才能在競爭中最后勝出,建議國家對電池技術的國際研發,給予專項支持。尤其是對新電池技術的突破要關注,防止新的技術革命而造成產業的被動。四是汽車安全關乎人命,電池安全又是新能源汽車的重中之重。建議國家加大對電池企業的安全和質量檢查,嚴格要求,防止不安全的劣質電池流入市場,造成事故,危害新能源汽車的長遠發展。
其他參會企業負責人紛紛發言。工信部部長苗圩、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長陳家昌、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孫志、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楊等,在聽了企業發言后講話。
苗圩表示,從現在的表現上來看,新能源汽車進入了快速增長的時期,當然在重視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同時,要更加重視動力電池的發展,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核心的核心。在動力電池發展戰略上,面對韓國企業大手筆強勢進入中國市場,在對方強勢自己弱勢的情況下,要避其鋒芒,集聚力量,一是做好電池企業的整合;二是對加大共性技術的研發力度,加快材料、裝備的研究;三是差異化應用領域的開拓,比如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用電池、啟動電池、啟停電池等應用。在圓柱電池發展方面,單體的技術水平不比國外水平差,但是集成模組技術需要進一步提升。在行業管理上,加強政策引導,做強做大優勢企業,加強整車企業和電池企業的協同合作。
馬凱最后講話指出,近年來,我國動力電池研發和產業化取得了積極進展,在部分領域取得了突破,為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但也要看到,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還不能很好滿足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應用的需要,行業發展還存在散亂現象。
馬凱在講話中說:“要以開放創新為重要方法,我們的創新不能自己關起門搞,要有國際視野,這方面冠球同志做得比較好,把A123收購了以后,把美國的先進實驗室充分利用起來,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只有我們真正走向國際走向世界,我們的技術才得到真正的檢驗?!?br> 馬凱強調,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當前,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行業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各地區、各部門和有關企業、行業組織要共同努力,加快把動力電池研發生產提升到一個新水平。要加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力度,著力突破電池成組和系統集成技術瓶頸,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形成可持續的技術支撐體系,要進一步完善技術標準體系,加強基礎性標準研究,積極參與和主導國際標準制定,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要大力推進協同創新,整合研發資源,建立跨行業、跨領域的創新聯盟,形成創新研發合力。要積極探索發展多種特色商業模式,鼓勵電池廠商向綜合服務商轉變,加快培育發展一批專業運營服務公司。要加快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法規,探索利用多種方式,促進電池回收和再利用。要宣傳好、落實好已有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產業等政策支持力度。要加強行業規范和引導,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優勢企業,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馬凱最后強調,在座的電池汽車企業肩負著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任,黨中央國務院寄予了厚望,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