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6
“中國處于城市化和創新的前沿。可持續城市化以及氣候變化和數據治理,是我們在發展中面臨的最重大挑戰。”4月25日,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麥穆娜·莫哈德·謝里夫在中國未來城市顧問委員會發起儀式的致辭中稱。
聯合國人居署中國未來城市顧問委員會,由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中國辦公室倡議成立。通過這一倡議,聯合國人居署希望促進科技與城市的融合,聽取中國私營部門如何幫助中國城市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11”的目標——建設包容、安全、韌性知可持續的城市和人類住區,并與中國的私營部門領導人討論以下問題:減少機動交通、緊湊社區的設計和各種公共空間、恢復活力城市中的河流和湖泊、減少城市垃圾。
委員會將編寫《未來城市顧問展望》報告,為聯合國人居署提供關于智能城市科技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顧問咨詢,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新城市議程”在中國實現而努力。委員會將為未來城市的對話提供獨特的平臺,描繪城市智能科技趨勢,明確機遇和挑戰,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
“我希望在座的其他企業家也能加入我們的行列。該倡議是一個共同合作的平臺,相互激勵,為中國的城市和城市居民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我希望它能為中國的科技公司提供一個有用的機會,讓我們一起更好地了解城市,更好地應對城市面臨的未來挑戰。”麥穆娜·莫哈德·謝里夫表示。
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偉鼎特別代表、萬向集團副總裁陳軍表示,萬向集團在20年前就規劃建設一個“未來之城”。即位于杭州蕭山科技城規劃范圍內的“萬向創新聚能城”。半年前,聯合國人居署中國辦公室聯系到魯偉鼎,介紹聯合國人居署 “實現城市更美好愿景”的理念以及中國未來城市顧問委員會的倡議,雙方一拍即合。目前,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偉鼎擔任委員會主席。
如今,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潛移默化地改變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手段,也影響著人們在城市的生活、工作與交往方式。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科技的應用,有望為城市和人類住區帶來不可估量的福祉。但同時,科技風險亦不容小覷。唯有將科技應用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相匹配,才能最終實現科技為城市所用,促進城市向更美好的方向發展。
放眼全球,中國在物聯網、大數據等領域的發展,已然帶動全球創新科技的脈搏。中國未來城市顧問委員會的成立恰逢其時,希望能夠建立起科技與城市創新之間的橋梁,促進科技更好地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服務。
委員會計劃2019年下半年正式成立,第一份報告《未來城市顧問展望》計劃于2019年10月31日在世界城市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