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8
中國網3月7日訊(記者張平平)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直面民營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作出了多項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部署。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萬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魯偉鼎在接受中國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黨中央對民營經濟念茲在茲,對民營企業傾心關懷,這是民營企業發展的根本保障和最大的機遇。
為提升中國工業“智造”水平作出貢獻
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魯偉鼎代表認為堅持高質量發展是硬道理。萬向錨定高質量發展,堅持科技至上、人才至上,穩步推進清潔能源和動行智控戰略投資。據介紹,萬向目前致力于打造創新聚能城項目,吸引全球制造領域人才,力求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等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搶占世界工業科技制高點,讓中國企業在世界范圍“異軍突起”。
魯偉鼎說:“這兩天通過學習總書記的講話,我們認識到要更加堅定不移,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把汽車零部件傳統產業做優,把清潔能源和動行智控等戰略新興產業做強,大力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以點帶面全面深入推進數智工程,建設未來工廠,打造燈塔工廠。”魯偉鼎希望將萬向打造成為有世界影響力的領航企業,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搶占制高點,為提升中國工業智造水平作出貢獻。
萬向從制造業起家,其萬向節、輪轂單元、傳動軸質量和工藝世界領先,被工信部認定為“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進入新世紀以來,萬向順應汽車行業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趨勢,大力投資發展清潔能源和動行智控。“但這并不意味著不重視傳統制造業。我們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是不斷培育壯大清潔能源、動行智控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加快汽車零部件等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升級改造。”魯偉鼎介紹道。
中國汽車產業出路在于“彎道超車”
汽車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集成了現代工業技術之大成,是體現一個國家制造實力的重要標志。魯偉鼎表示,“歐美和日本的汽車工業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到今天已經非常成熟,中國汽車產業的出路在哪里?我們在90年代末就判斷,中國的機會在于彎道超車,也就是以電動化和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汽車革命。”
基于這個判斷,萬向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布局汽車電動化,在全球范圍內投資發展電池、電機和電控等核心技術,把啟停電池和儲能系統做到了世界第一。在智能化方面,萬向在美國擁有唯一由中國企業投資開發的智慧出行產品,該產品符合加州上路標準并向歐美市場銷售。此外,萬向在全球范圍內投資自動駕駛技術,希望能夠贏得行業話語權。“通過深耕清潔能源和動行智控的前沿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制造,未來我們希望在軸承、底盤、材料科學、控制系統、聚能儲能等領域攻堅突破,為重新定義汽車功能和提升智行體驗貢獻自己的力量。”魯偉鼎說道。
社會責任體現企業擔當
萬向創建于1969年,致力于清潔能源和動行智控領域前沿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制造,是120戶國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連續多年入榜中國企業500強。
一家優秀的企業,只有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平衡發展,對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公眾利益全面負起責任,才能在責任競爭時代贏得優勢。魯偉鼎表示,一直以來,萬向在戰略決策、生產方式等層面都充分考慮到其社會責任。例如,在生產制造環節依靠科技創新實現低碳節能,盡可能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實現更大的發展,把企業的專業優勢與國家發展及社會問題的解決結合起來,實現企業利益和社會責任的良性互動。
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萬向先后開展筑橋鋪路、興修水利、捐資建校、助學扶智、以工哺農等行動,不斷探索創新公益慈善的方式。魯偉鼎表示,“盡力而為地承擔公益責任是我們的自覺行動,財富從社會中來,必定要回到社會中去,共同富裕是我們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