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7
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今年整個機械工業產銷雖仍有增長,但增幅與上年相比明顯回落,且行業間發展不平衡。農業機械、重型機械、冶金設備、石化設備、運輸機械、發電設備等行業發展態勢很好;工程機械行業的增幅在持續下滑后近期有所回升;汽車行業的增幅今年則全面回落,8、9月份轎車雖有所回升,但載貨汽車增幅回落仍較大,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利潤大幅下降,個別著名汽車制造廠的利潤今年幾乎為零。
作為為主機配套的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自然也受到影響,但由于產品量大、面廣、通用性強,而且配套服務的對象、領域不同,因此不同的產品及分行業的發展態勢也各有不同。如緊固件行業,國內外市場形勢均不錯,預計今年的增速超過30%。齒輪行業中,重型汽車變速箱產銷量受汽車市場疲軟的拖累,下滑較大;而應用于風電、冶金等領域的工業變速箱勢頭較好。
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總體來說,今年1~9月增幅雖逐月趨緩,但仍屬穩中有升,工業總產值同比增加25%,預計全年增幅為23%~24%。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零部件行業出口形勢很好,1~9月共出口22.3億美元,同比增長38%,預計全年出口可達28億~29億美元。
在增速放緩的同時,業內專家認為,行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
——利潤空間減小,虧損企業增多。前幾年,國民經濟高速增長,特別是汽車、工程機械市場火爆,很多配套企業隨之加大技改力度,擴大產能。今年國家加強了對固定資產的投資控制,一些主機行業直接受到影響。雖然今年零部件行業的總量指標較好,但盈利空間因各種因素受到擠壓,利潤增長率普遍低于總量指標的增長率,虧損企業有所增加。
——出口風險加大。近年來,出口形勢雖然很好,企業通過大力開拓海外市場也取得了一定效益。但是目前我們的出口產品大多是低附加值的中低檔產品,價格僅為國外同類產品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如果長期低價競爭下去,隨著原有的勞動力優勢逐漸消失,我們產品的低價優勢也將蕩然無存,并極易發生貿易摩擦,現在我們的部分產品已受到加拿大、美國的反傾銷。
而緊固件、鏈條產品的出口總量已占到其各自行業產銷量的40%以上,“外貿影響力”已超過30%上限,如果國際行情一旦有變,對行業影響難以預料。
——技術開發能力欠弱。雖然我們這幾年投入了不少資金,購買了不少國際一流的設備,但自主創新的步伐較慢,技術開發能力薄弱。如轎車的自動變速箱每年仍需從國外大量進口。
專家提醒,目前經濟增速的小幅回落是合理減速,預期2006年的增速仍將有一定回落,但明年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現象,預測是前低后高。機械零部件產品是配套產品,因此要認真分析當前形勢,決定企業的市場定位,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方向,千萬不能再一哄而起重復上項目,特別是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力度:
——進一步調整產品結構。
作為配套產品的機械零部件,應該密切關注主機發展的方向。例如由于油價上升,能源緊張,節能型汽車將大力研發;又如我國風力資源非常豐富,專家指出僅我國近海風能儲備約7.5億千瓦。現我國有43家風電場,1291臺風電機,預計2020年風電裝機容量將達4000萬千瓦,“綠色風電”將成為我國第三大發電源。因此,將需要超過25000臺大容量風電機組,但現在我國與之配套的增速機在技術、質量、壽命及成本上還需進一步攻關。
零部件產品的技術水平也不能一成不變,一定要隨主機的發展而提高,要貫徹國際先進標準;要堅持淘汰一批性能落后、耗能、耗材、污染嚴重的產品;出口產品的檔次應從中低檔向中高檔發展;緊固件出口數量應不再增加或少增加,而要力爭出口金額的增長,讓金額的增長高于數量的增長,這就要求企業增加高附加值產品,同時采取價格自律,防止低價競爭。
我國從2006年7月1日起,汽車進口關稅降到25%,汽車零部件降到10%,可以預見我國汽車零部件市場競爭將越發激烈,對此企業要早作準備。
——力爭企業規模化、產業集群化。
現在我國國民經濟的經濟結構和企業結構正進入大調整期。如在汽車行業和工程機械行業內,國內企業與國內企業、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之間正進行著一系列重大的資產重組與調整,這對配套企業影響很大,因此,零部件行業也應隨之應變,適合形勢發展要求。
眾所周知,我國機械零部件行業已有了一批裝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年產值達幾億元的現代化企業,他們正成為行業的主力軍。但我國機械零部件行業的整體現狀仍是生產企業數量眾多,布局散亂,規模小,設備落后。而主機對零部件要求大批量、高精度生產,先進的裝備是一個重要的條件,不能搞家庭作坊式生產,一定要形成規模。集群化(工業區)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如緊固件行業以往重點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現在遇到地價、人力、電力問題,發展受到限制,他們開始向中、西部實行戰略性轉移。
最近在河北邢臺市政府的支持下,在邢鋼附近設立一緊固件工業區。從原材料生產、熱處理、酸洗、磷化等前期工序由邢鋼等企業集中完成,生產廠便可分工專業生產,物流、節能、環保、污染等問題,做了統一集中處理,大大降低了成本。這樣形成一個產業鏈,從原材料、成品生產、物流、出口一條龍。此外,該地區地價、勞動力也有明顯的優勢,這就大大提高了緊固件生產專業化水平和競爭力。
——實施品牌戰略。
至今我國零部件行業還沒有知名品牌,有的企業打別人的牌子出口,但賺的只是“打工”的錢。所以,要打造我們自己的品牌,先創中國名牌,再創世界名牌。創名牌的過程就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過程。
——實施“走出去”戰略。“走出去”是提高我國企業的技術能力及品牌實力,擴大海外市場的一個重要舉措。現在外資大量進入中國,外商利用了我國廉價勞動力等優勢,生產出產品又大批返回本國或銷往世界各地,現在我們近一半的出口是由外資企業完成的。我們也要走出去,利用他們的優勢(品牌、技術、市場、管理等)為我們所用。現在我們行業已有不少企業走出去,到歐美、東南亞辦廠,并取得了一定經驗和成績。例如:常熟標準件廠收購了匈牙利一家破產企業,有近百畝面積,常熟廠把該廠作為跳板,利用該廠原有的人員及銷售渠道進行貿易活動,進入歐盟,取得可喜成績。此外在境外設廠,在關稅等方面都有較大優勢,也可避開反傾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