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9
在重大裝備制造方面,記者了解到,廣東目前在國內的市場地位與市場容量都很重要,在技術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優勢,但仍存在一些全國普遍的問題。以汽車零部件為例,“我們的危機在于沒有技術,現有技術還是別人的,這是廣東乃至中國汽車行業的要害。”廣東省汽車行業協會理事長李賜勛對記者如是說。
自主開發不能只盯整車
雖然外界有傳言,廣州汽車集團未來幾年會在自主品牌轎車上取得成果,但該集團總經理陸志峰向記者強調,從創新角度而言,自主開發不能只盯著整車,零部件方面也需要自主開發,而且零部件做到了自主開發,會對整車的自主開發有很大促進作用。
據了解,目前廣東省生產汽車零部件的主要廠家有近400家。但廣東省經貿委副主任羅堅生認為,廣東省汽車零部件產業的自主開發能力還比較弱,整車廠能使用的都是技術含量比較低的產品,那些關鍵的技術零部件要么是空白,要么是外商獨資。李賜勛也認為,在零部件生產方面,有些地方政府不進行科學論證,重復投資,不估量企業發展的長遠風險而盲目上,這樣的代價太沉重。同時,這些企業大都是勞動密集、技術含量低的企業,生產汽車輪胎、玻璃、收錄機等的企業很多,而能生產ABS、電噴系統的卻鳳毛麟角。而這些也正是需要創新的地方。有專家表示,在汽車零部件開發創新上,我們應該先吸收別國的先進技術,再發展變成自己的東西。
市場容量能支撐創新
在采訪過程中,專家們都表示,廣東現在具備了相當的市場容量來支撐自我創新。現在日系三大汽車巨頭都落戶廣州,深圳比亞迪汽車也已經起步,幾百家零部件企業在廣州及周邊地區生根,像廣州、佛山等地更是形成很大規模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這給自主創新創造了很好的市場條件。
從整車制造來看,以廣州為龍頭的汽車工業今年以來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今年1—8月廣州共生產轎車25萬輛,同比增長50.4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5個百分點,占全國轎車產量由2004年的11.5%提高到現在的13.74%,排名躍居全國第二位,僅次于上海。今年以來,廣州市的轎車產量已超過吉林省。以廣州為龍頭的廣東省汽車工業,近幾年的產量、產值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長,成為廣東省九大工業產業、廣州市三大支柱產業中增長最快、最令人矚目的亮點。這給零部件的自主開發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專家建議,如果能在汽車關鍵零部件方面取得突破,廣東的企業就有機會融入全國甚至全球整車制造的采購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