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2
亞洲的企業并購熱潮2006年有可能繼續持續下去。
亞洲地區不斷增長的經濟、相對低的利率水平以及企業手中充裕的資金這幾個因素應促使該地區的科技和銀行等集中度不高的產業加緊整合。
而潛在買家的不斷增多也是一個促進因素。從跨國公司到私人資本運營公司,這些正尋求加大對欠發達市場投入的全球投資者依然躍躍欲試,與此同時,以中國企業為代表的亞洲公司則開始了對自然資源及知名品牌的爭奪戰。
亞洲今年的并購交易額屢創歷史新高。數據提供商Dealogic稱,截至12月8日,亞太地區的并購交易額達到了4623.6億美元,明顯高于去年同期的3018.3億美元,較2004年全年的3243億美元也高出了43 %。
不過也有幾個因素有可能打擊明年的并購活動。不穩定的政治形勢有可能使一些市場的商業環境受到影響,利率升速的不斷加快必將減少并購交易的數量。人們自然也會擔心,孟買等欣欣向榮的亞洲股市明年是否還能保持住這種上升勢頭。孟買股市的基準股指今年迄今為止已經上漲了30%以上。
但推動2005年企業并購活動繁榮興旺的許多基本因素依然存在。
標準普爾公司亞洲公司架構部門的董事總經理約翰·貝利說,亞洲公司正坐擁大量現金,其中一些是通過以往的并購活動積累的,另一些則是營運資金,除此之外,亞洲地區的經濟復蘇也在吸引人們的投資興趣。
令多數跨國公司和私人資本運營公司最感興趣的是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經濟增長最快的大國。2006年,跨國公司和私人資本運營公司可能仍將是亞洲跨境并購交易的主力,不過新加坡、中國香港和馬來西亞等地手頭現金充裕的投資公司可能會成為它們的競爭對手。
畢馬威會計事務所負責大陸和香港業務的企業財務部負責人高銘達說,澳大利亞和日本擁有龐大的市場規模,兩地的并購活動應該能夠繼續興旺下去,但印度和中國才是亞洲地區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國家。
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并購交易預計仍將出現在日本。日本經濟正在經歷大規模的整合,在富士電視臺和Live door今年為爭奪對NipponBroadcastingSystem的控股權打了一場大張旗鼓的收購戰之后,一股新的敵意收購潮已經出現。
市場數據提供商ThomsonFinancial稱,亞太地區今年的十大并購交易中有9宗發生在日本,另一宗出現在澳大利亞。日本最大一宗并購交易是三菱東京金融集團斥資414.3億美元對日聯控股銀行的收購。如果Rak uten和TokyoBroadcastingSystemInc.這兩家廣播公司同意合并,日本的媒體業預計還將進一步整合。
中國企業2005年加大了海外收購的步伐。聯想集團斥資12.5億美元收購了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的個人電腦業務,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斥資41.8億美元收購了哈薩克斯坦的石油企業PetroKazakhstan。此前中海石油曾出價185億美元競購美國的加州聯合石油公司,不過未能如愿。這兩宗能源行業的并購交易突出表明,中國正在四處尋求該國經濟迅速增長所必須的大宗商品。
普衡律師事務所駐香港的合伙人尼爾·湯培說,中國公司將繼續展開海外收購,它們有成為跨國企業的雄心,而有些公司已經成為了跨國企業,那些最近剛剛完成了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公司手中有大量可以進行全球擴張的資金。
與此同時,跨國公司也將繼續在中國展開收購。2005年,這類收購主要發生在銀行業,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的首次公開募股都已為時不遠。
印度正在成為企業并購領域的一支生力軍。花旗集團在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BharatForge等汽車零部件生產商有可能會收購一些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美林公司不久前宣布,它將出資約5億美元將自己在DSPMer rillLynch的持股比例從40%提高到90%。這家印度合資企業的另一家股東是本地公司DSPFinancia lConsultants。
Dealogic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印度今年的并購交易額已經達到177億美元,比200 4年同期的51億美元增加了兩倍多。
對那些市場規模較小、企業發育較成熟的國家來說,赴海外投資仍將是它們的一個重要選擇。馬來西亞的國有投資機構國庫控股和新加坡的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應有活躍表現。淡馬錫控股已表示,它希望使海外投資占到該公司投資組合的三分之二。
和記黃埔將繼續成為香港企業赴海外投資的排頭兵,該公司今年收購了歐洲的幾家零售公司。
韓國的并購活動明年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花旗集團警告說,韓國300家最大公司的現金流出量下降以及該國的排外情緒將對企業并購造成負面影響。韓國監管機構對外國私人資本運營公司在該國獲利情況的調查引發了韓國人的反外資情緒。
花旗集團說,由于在尋找有價值的投資對象方面難度加大,韓國的并購活動可能很快將出現下降趨勢。不過它也指出,韓國外換銀行和LGCard是重要的并購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