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31
日前,商務部公布了《不正當低價出口行為調查和處罰規定(暫行)》(修訂草案),對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對汽車零部件出口來說,有利于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規范零部件出口市場。同時,也提醒零部件企業,零部件出口不能靠低檔次、低價格競爭,這不是長久之計。
零部件出口還未擺脫低價低質局面
雖然我國汽車零部件近兩年出口增長強勁,但仍以低附加值、高人力和原材料消耗型產品為主。我國出口的零部件大量集中在輪轂、剎車盤、擋風玻璃、汽車音響等低技術含量產品。
德勤最近公布的中國汽車行業出口研究報告顯示,2005年零部件出口金額達85億美元,同比增長51%,占汽車產品出口的43%。零部件出口仍然以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出口價格相互傾軋。出口數量雖然增長較快,但效益增長不明顯。目前,我國出口的通用零部件平均價格僅是我們從歐美進口產品平均價格的1/3甚至1/10。
“有的企業為了出口,多低的價都敢報。只要有同行價格報出來,他肯定比你報的低。我們一些正規企業競爭不過他們,出口的市場被一些企業搞亂了?!痹诘诙弥袊裼蛙嚺c配件市場高峰論壇上,一位山東的零部件企業負責人這樣對記者說。
過低的出口價格極易導致進口國的反傾銷。據了解,緊固件就受到加拿大、歐洲的反傾銷調查,其他產品也有類似情況。
來自阿根廷的一家汽車配件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很多來自中國低價、低質的零部件產品,讓他們本地的客戶對中國的產品產生了不好的印象。他希望能把中國高品質的產品帶到阿根廷市場。
埃及一家汽車零部件公司代表也表示,以前中國有些小企業出口很多低質量的產品到國外,用最便宜的價格來吸引客戶。中國的產品品牌和聲譽就被這樣一些小企業破壞了。
產品質量比價格更重要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很多國內從事零部件出口的企業,開始意識到質量是進入國際市場的一個關鍵因素。
上海一銘機車部件配件有限公司市場部的方經理講述一個公司發生的事:公司曾接待過一批英國的客戶。他們帶來產品圖紙和樣品。雙方就產品相關的技術要求和價格都進行了詳細商榷??蛻粲痔岢隹瓷a線。他們陪同客戶到車間一道一道看工序。有兩道工序要求員工的質量監督頻率是每15分鐘1次,1小時有4次的質監記錄。但是生產車間的流程記錄上標出的間隔時間是45分鐘。客戶看到后一下子皺起眉頭。陪同的技術人員馬上解釋,這兩道工序檢驗的頻率忘記更改時間了,操作工還是用原來的作業指導思想作業。因為沒有按照要求操作,客戶對他們的質量狀況不放心,就把樣品和圖紙又收了回去。訂單就這樣吹了。
“這些經歷促使我們認真反思質量保證的問題。產品質量保證是無聲的廣告,每一個訂單,每出去一批產品,我們都追求質量的零缺陷?!狈浇浝碚f。
一些汽車企業經歷了在海外市場的嘗試后,發現產品質量已經成為自己成功進入國際市場的一個關鍵因素。
河北金長城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洪軍說,現在在國際上配部件市場的競爭,首先是質量的競爭,其次是價格的競爭。質量穩定的好產品可以不斷延續出口的發展和時間,質量經常出問題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是短命的產品。
低價競爭不是長久之計
我國零部件出口發展空間很大。根據商務部規劃,2006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總額將超過200億美元,2010年達到1000億美元。美國商務部預測,2010年中國的汽車出口(主要是零部件)將達到700億~1000億美元之間,一些跨國公司的負責人也都表示,來自中國的真正挑戰是汽車零部件行業。
為此,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些鼓勵政策和措施,為零部件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掘“第二桶金”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同時,也將采取措施提高準入門檻,規范出口市場秩序。
國家商務部機電產品進出口副司長張驥在第二屆中國柴油車與配件市場高峰論壇上提出,為加強企業自律,將適當提高汽車出口的市場準入門檻,力爭今年年底在出口市場方面設立一個準入條件。
他表示,現在很多企業賣價越來越低令人擔憂。目前國內交易機制是有條件的,但是出口方面沒有。這對于外國的用戶來說是不公正的。所以商務部將與有關部委一起在市場準入方面,參照摩托車行業提高汽車(包括零部件)出口的準入條件。
有專家也表示,零部件出口不要重蹈摩托車出口的覆轍。企業應提高自身技術競爭力,主動從單純的價格競爭轉向技術質量的競爭、品牌的競爭。必須下大力氣創立品牌、培育品牌,這樣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