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軸承公司以科技創新和內部挖潛為抓手,眼睛向內狠抓成本管理,通過科技創新、修舊利廢等一系列技改活動,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預計全年可增收節支1000余萬元。
“節約”和“高效”是調整之年的重頭戲。軸承公司圍繞年度經濟目標,對原材料采購、運費、經營業務費、辦公費、維修費等10余個項目進行降本量化,并且制定考核標準,要求比上年下降3-5個百分點。
節約生產成本,首先要從降低采購價格著手。通過與各供方溝通協商,僅鍛加工工藝改造一項就為公司節約采購成本200余萬元,預計全年可節約537萬元。同時,公司從機物料消耗上進行改進,如改進進口設備控制模板,用國產砂輪替代進口砂輪,自制夾具,改進利用設備備件,不僅對砂輪、砂皮、油石等生產用品,而且對辦公用的打印紙、硒鼓、墨盒等均進行嚴格控制,實行領用要以舊換新等有效方式,來降低物耗。以前偶有的“跑、冒、滴、漏”等現象,目前也已被徹底杜絕。
科技創新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途徑,也是增加效益的不竭源泉。為此,公司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提出改進水泵軸連軸承密封圈壓裝工裝、調整高速角接觸球軸承套圈磨工藝、調整圓柱滾子軸承套圈磨工藝、五檔銑三爪組合刀具設計、無心磨自動上下料改造、成品清洗煤油沉淀裝置改造、電解刻字機液壓系統改造等20余個增產節支的項目。經過科技人員的努力,均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五檔銑三爪組合刀具設計,延長了刀片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生產費用,年可節約生產費用14萬元。這個項目還因此獲得了杭州市優秀質量管理成果二等獎。
此外,為提高產品的材料利用率,公司重新編制了單列圓錐滾子軸承英制產品的鍛件圖紙和材料消耗。經初步統計,約更改150個型號,更改后工藝平均材料利用率由42.8%提高到48.4%。
公司還對數控設備安裝穩壓節能柜,大功率設備增設節能柜,僅此項便可實現年節電8萬度。核查各動力線容量平衡分布,增設就地電容補償柜,提高功率因數,降低線損,也可年節電5萬度。
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正是通過一系列的增收節支活動,挖潛增效,既讓員工看到了潛力和希望,也使得公司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獲得雙豐收。 王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