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魚粉生產線 延伸金槍魚大產業鏈
2013-04-07
3月初,經過近兩年的準備,在試驗、調研、論證、報批、選型和設計后,大洋世家投資千萬元的一條魚粉生產線在今日食品公司投產了。這條生產線設計要求起點高,在消化吸收國際先進的食品加工技術和工藝的同時,通過進口關鍵設備,與國內廠家共同研發核心技術,節約設備投資700多萬元,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屬國內首創。它的建成,對大洋世家提高產品附加值,延伸金槍魚“捕撈、加工、貿易”的產業鏈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也為其主業發展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魚粉是用一種或多種魚類為原料,經去油、脫水、粉碎加工后的高蛋白質飼料,是重要的動物性蛋白質添加飼料,目前無法用其它飼料來取代。全世界的魚粉生產國主要有秘魯、智利、日本、丹麥、美國、前蘇聯、挪威等,中國魚粉產量不高,每年需要大量進口。
項目負責人、大洋世家總工程師鄭道昌告訴我們,這條生產線準確的名字應該是“金槍魚蛋白粉生產線”,魚粉只是它目前暫時的產品形態。我們看到,近千平方米的生產車間被分為三部分,最東面是進料、輸送場地,中間是按“食品級”生產標準建設的蒸煮、壓榨、濾油和真空低溫干燥等系統設備,最西面是過篩、冷卻、包裝等,全部工序由電腦中控臺集中控制。除去原料搬運和產品入庫等前后環節,整個生產過程操作加巡視只需三四人。
金槍魚是聞名世界的一種深海珍貴魚類,肉質鮮美無污染,營養豐富低熱量,是不可多得的綠色健康食品。以遠洋捕撈為基礎,以產品加工為核心,大洋世家一直致力成為全國最大的金槍魚加工基地和供應商。公司主要產品包括超低溫金槍魚、金槍魚魚柳、罐頭、魚松、魚酥和寵物罐頭等,在以往加工過程中,碎肉、魚骨等副產物都被當作“下腳料”廉價售賣了。新建成的魚粉生產線正是以這種“下腳料”為原料,利用國際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濾油系統進行再次深加工。
有人會問,好好地把金槍魚魚肉做好不就好了,為什么大洋世家還要把眼光盯在這些不起眼的“下腳料”上呢?
鄭道昌給我們算了這樣一筆帳:按2012年大洋世家實際投入6萬噸金槍魚原料魚來算,大約產生2.4萬噸碎肉、魚骨等副產物,售賣價每噸1200元,年收入2880萬元。如果自制魚粉,設備等成本投入約1000萬元,2.4萬噸金槍魚副產物約可出魚粉6千噸,每噸均價8000元,一年可收入4800萬元,當年就能收回投資并贏利,這還不包括魚油、濃縮蛋白水等的價值。
一進一出的經濟帳,孰高孰低一看即明。除了經濟帳,大洋世家總經理曾岳祥還算了一筆更大的“資源帳”:金槍魚是全球公認的稀有海洋資源,為防止過度捕撈,國際金槍魚保護組織不僅對現有的入漁資格(全球205組,中國18組,大洋世家2組)只減不增,而且對不同品種的金槍魚每年都要調整配額,不能超量捕撈。如果企業把長久可持續的發展寄望于珍貴資源的無限制增長上,顯然是不現實也是行不通的。魚粉就是基于對現有資源的充分利用,我們把魚粉這個項目踏踏實實做成做好,再一步步深入去做蛋白粉、魚油等。金槍魚身上都是寶,我們每一樣都要充分利用好,這是企業對自然環境的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