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5
漢中市漢臺區的文莉同學,自幼父母離異,兩年后父親、爺爺又因病相繼離世,只能與奶奶相依為命。在面臨失學時,萬向及時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她完成了高中學業,順利考入陜西師范大學,畢業后走上了教師崗位。她在教育隨筆中寫道:“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有許多需要經歷的磨練,萬向在我人生最艱難的時刻給予了我實現夢想的力量!”
家住寧強縣漢源鎮的呂霄同學,是一名孤兒。幸運的是,他在當地慈善協會的牽線下,成了萬向“四個一萬工程”受助對象之一。在萬向的幫助下,他順利完成了咸陽師范學院的學業,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獲得了優秀志愿者稱號。畢業后,他以優異的成績被青海省國稅局錄用,成了一名公務員。他在給萬向的感謝信中傾吐了自己的肺腑之言:“萬向集團在陜西幫助了一批跟我一樣的孩子,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社會的溫暖。”
南鄭縣雅和村老人戚文武,原本有一個美滿家庭,因兒子遭遇車禍后癱瘓在床10余年后離世,兒媳改嫁,老伴隨后也得病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并背上了沉重的債務。這位老人從2009年起,就開始接受萬向集團的無私資助。目前,他生活安心,身體康健,還在村里開辦了書法培訓班,免費為中小學生輔導書法。他說:“萬向從那么遠的地方過來,資助這里的很多貧困孩子,不求回報,真是無私的大愛啊!”
從結緣萬向,到認識萬向,再到贊譽萬向,最后追隨萬向,這些曾經的受助者,如今變成了捐助者,他們是愛的傳播者,這也是對萬向、對家鄉、對社會最好的回報。從2009年開始,八年間,萬向與陜西省慈善協會和漢中市慈善協會兩級單位緊密合作,把“四個一萬工程”做成了當地有特色、有成效的慈善項目。
8年前,汶川發生地震后,萬向就決定將陜西省下屬受災縣區的部分孤兒、殘疾兒童、特困生、孤寡老人列入“四個一萬工程”資助對象,以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上的困難。2009年,萬向慈善基金會秘書處(下稱“秘書處”)派員進行實地調查、了解,最終在陜西省下屬的8個縣區設立了資助點,漢中市的漢臺、南鄭、勉縣、寧強、略陽均是當年被列入的資助點。同年,漢中市下屬5個資助點共822人受助,受助金額111.30萬元。
從設立“四個一萬工程”資助點開始到現在,萬向在陜西漢中地區實施“四個一萬工程”資助項目已有8年時間。期間,萬向共向該地區出資捐款1064.23萬元,資助人數累計達到了6391人(次)。
8年來,因家庭遭遇意外變故而無力完成學業的事實孤兒、特困生、殘疾兒童以及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在萬向“四個一萬工程”項目的資助下,深深感受到了企業與社會帶來的關愛與溫暖,增添了他們對生活的信心,通過接受教育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像文莉和戚文武等受助對象,他們都發自內心地感激萬向集團的愛心幫助,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要回報社會,奉獻愛心,把萬向集團的愛心傳遞下去。(未完待續) (文中人物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