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4
日前,記者就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問題,采訪了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高級工程師傅培昭,得到的數據表明:2005年,中國零部件出口繼續保持增長。據統計,2005年,各類汽車零部件出口總金額為89.47億美元,同比增長22.82%。汽車零部件出口金額占中國汽車產品出口總金額的82%,占中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金額的1.15%。
出口產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高能耗和技術含量低的產品
根據機電商會汽車分會的數據分類, 2005年在汽車關鍵件分類中,制動系統和發動機是主要出口商品,兩類零部件出口金額占零部件關鍵件出口總金額的近84%,其中,制動系統出口金額為10.8億美元,占零部件關鍵件出口總金額的62.2%;發動機出口金額為3.79億美元,占汽車關鍵件的21.8%。其余關鍵件依次排序為轉向系統、底盤(裝有發動機)、變速箱、空調及壓縮機、驅動橋(裝有差動器)、車身等,合計金額僅占汽車關鍵件的16%。
在零部件分類中,車輪輪轂及其零件、附件,掛車及半掛車,收錄放機出口金額均超過10億美元,三類出口金額占零部件出口金額的54.7%。其中,車輪輪轂及其零件、附件出口金額為15.7億美元,占全部汽車零部件出口金額的17.5%,是我國汽車零部件分類中出口金額最多的產品。掛車及半掛車出口金額為12.9億美元,是中國汽車零部件分類中出口金額第二的產品。
另外, 從2005年中國制動系統類零部件出口的統計來看,其中未列名機動車輛用其他制動器及其零部件、裝在蹄片上的制動摩擦片占制動系統出口金額的84.5%,而ABS出口金額只占整個制動系統出口金額的0.64%。
傅培昭表示,從整體上看,雖然中國零部件出口產品分布較廣泛,能提供的產品種類很多,其技術水平和附加值都在不斷提高,但產品主要還是集中在低附加值、高能耗、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上。
零部件進口國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
據資料顯示,2005年,中國向202個國家(地區)出口汽車零部件。中國出口汽車零部件的市場分布較廣,遍布世界六大洲。其中,亞洲有46個國家(地區),非洲有54個國家,歐洲有45個國家,南美洲有39個國家,北美洲有3個國家,大洋洲有15個國家。
按國別和地區統計,中國向美國出口金額高達34.06億美元,同比增長25.39%。美國是中國汽車零部件最大、最主要的出口市場。以出口金額排序,其余依次為日本、加拿大、德國、韓國。其中,中國向美、日兩國出口零部件的金額占出口總金額的近50%。
在202個國家(地區)中,共有53個國家(地區)的出口金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合計為87.29億美元,在零部件出口總金額中所占比例為97.32%,構成了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的絕大部分市場。
縱觀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金額按國家(地區)的分布,記者發現,我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分布比較廣泛,但是產品出口集中在發達國家。
傅培昭指出,我國對不少國家的零部件出口金額同比增長很高,比如,俄羅斯、蘇丹和印度都是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金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國家。此外,巴西、瑞典、哈薩克斯坦、烏克蘭、阿根廷、約旦等都是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金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國家,同比增長也比較大。這些國家和地區是值得特別關注的汽車零部件出口市場。
出口企業集中在外商獨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
從出口金額對比看,中國出口汽車零部件的企業按照企業性質排序發生了一定變化。與2004年一樣,外商獨資企業仍拔頭籌,中外合資企業名列第二。這兩類企業出口金額占出口總金額的56.35%。個體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分列其后。
從企業分布來看,2005年零部件出口企業共10541家,出口金額達1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1285家,僅占出口企業總數的12%,在總出口金額中所占比例為89%。
顯然,零部件出口企業較為分散,大部分規模較小。從一定意義上說,零部件出口企業散亂、技術水平低的問題仍未解決。
傅培昭說,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一方面,我國要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規則,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之中;另一方面,一些發達國家卻在刻意玩弄某些游戲規則,重新樹立貿易壁壘,保護自己的利益。
他提醒說,我國出口企業對此應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國外反傾銷帶來不利影響。同時,政府有關部門也應加緊研究建立反傾銷等貿易預警機制。總之,規范汽車零部件出口秩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