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03
為了促進我國汽車投資、制造、銷售和服務等各產業鏈在政府政策的指導下快速、健康、協調發展,2月28日,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和中國汽車網共同主辦了首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環境(國際)論壇。在這次論壇中,有關中國汽車業制造環境發展的議題成為與會者普遍關注的話題。
專家指出,目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是資源與技術。今年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第5年,繼2005年取消汽車進口許可證和進口配額限制之后,今年7月1日汽車整車進口關稅也將調整到25%,進口汽車數量將有所增加,國內汽車市場將與國際市場融為一體,市場的國際化將使我國汽車企業面對嚴峻的挑戰。
資源約束越來越明顯
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工業發展研究室主任趙英指出,進入21世紀以來,資源對汽車工業發展的約束越來越明顯。
趙英說:"中國汽車工業面臨的資源約束可分直接約束和間接約束兩部分。直接約束是指對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生產制造產生的約束,一般反映為生產要素的短缺、價格上漲。直接約束影響的是汽車工業企業的即期成本,對汽車工業生產有著直接影響;而間接約束是通過汽車產品的消費、運營以及汽車工業生存環境的變化,進而對汽車工業整體的長期成本產生巨大影響。從目前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看,汽車工業總體上受到的直接約束相對還比較小,而受到的間接約束呈越來越大之勢。"
原材料短缺將對汽車工業產生直接約束。據介紹,原材料在產品種類、水平、質量方面的約束來源于世界汽車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由于技術水平迅速提高,產品更新換代不斷加速,汽車原材料的更新換代及高附加值化也同步加速。中國汽車工業技術、產品的引進也在不斷加速,導致資源約束(主要體現在新材料方面)不斷加大。高附加值的原材料需求,難以及時得到滿足,不能不依靠進口或跨國公司在華合資生產。整車產品水平與國際水平在縮小,但是在資源使用方面與發達國家差距卻仍然很大。新的原材料產品種類、水平、質量以及生產能力成為約束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另外,原材料約束也來源于對汽車工業的間接約束。為了緩解能源、環境方面對汽車消費、使用的約束,汽車工業的生產方式正在向著清潔生產、循環生產轉變。汽車工業不得不進一步提高汽車燃油效率、節約能源、減少汽車排放、提高原材料回收利用率。為此,汽車用原材料整體上一直朝著輕量化、可回收利用方向發展。
據世界鋁業協會研究,汽車自身質量每減少10%,油耗可減少6%~8%。預計未來10年內,轎車質量還將減少20%。普通鋼材在汽車產品上的應用持續減少,鋁合金、鎂合金、塑料、復合材料、高強度鋼等將在汽車輕量化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隨著我國汽車工業規模日益擴大,生產水平逐步提高,我國汽車工業所需要的各類原材料會迅速增加,對品種、水平、質量方面的要求會迅速提高,因此我國汽車工業將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原材料方面的約束。"趙英說。
解決資源約束靠技術
趙英認為,加快我國汽車工業技術進步速度,加速形成自主開發能力,是解決我國汽車工業面臨的資源約束的主要途徑。我們可以通過開發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節約能源,改變汽車能源結構。他介紹說:"國際汽車界正在展開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開發的激烈角逐。混合動力汽車目前進入商業化前期。在油價持續高漲的今天,各國政府和企業已經把新能源汽車的開發置于戰略位置。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正逐步推進。氫能源的逐步使用,可能成為全球汽車工業走出能源困境的重要途徑。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的開發與使用,還將使汽車工業成為環境友好型產業,降低來自環境保護方面的社會壓力,增加汽車使用給人民帶來的福利。"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加速形成自主開發能力,引進與消化吸收有關技術,可以提高與改善目前我國汽車產品的性能。
中國民族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剛說:"中國汽車業必須自主創新,沒有自主創新就沒有中國汽車業真正的未來。"沒有自主創新,中國的汽車工業將成為依附型工業,成為加工廠。
徐剛指出,自主創新不單單是技術層面的創新,主要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要有自主品牌。自主品牌不僅僅是取一個中國名字,也不是中方控股或公司地點在中國,而是對于這個品牌的定位、發展、后續一系列的規劃等是否有自主權。其次,能夠自主研發。自主研發也就是技術創新。掌握汽車底盤、動力等的核心技術是整個自主創新體系中最關鍵的部分,而正是由于這方面的差距,導致中國的汽車制造業相對比較落后。第三,要能夠自主生產。對于消費者來說,需要的是好的產品,而決非一張圖紙。所以,完整的自主生產或自主制造體系顯得非常重要。沒有好的配件體系、質量控制過程、制造工藝就無法裝配出好的產品。第四,自主論證。國家的行業標準體系來源于重點企業的應用和實踐。一些發達國家拿許多所謂先進的標準體系來限制中國的自主企業發展正在成為一種趨勢。如果企業沒有自己的自主論證體系,對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將受到相當大的限制。
專家還指出,我們必須通過研究與開發材料應用的綜合技術,形成汽車制造與使用的資源循環利用鏈條,逐步推進汽車的清潔制造與清潔使用。